中科檢測 > 技術文章 > 化妝品防腐劑挑戰(zhàn)試驗是什么?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檢測方法
化妝品防腐劑挑戰(zhàn)試驗是什么?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檢測方法
發(fā)布時間:2024-10-12 117

    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就是用來測定防腐劑有效抗菌的最低濃度,是用來決定化妝品配方中防腐劑的用量。無論是化妝品新配方的開發(fā)或現(xiàn)有的產品,以及新防腐劑的開發(fā)使用,均應作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



    化妝品為什么要添加防腐劑?


    所有的化妝品在生產和消費者使用過程中都面臨著受到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大多數(shù)化妝品的制造原材料不是無菌的,但生產過程中沒有采用無菌程序,沒有滅菌過程,而且常常裝在多次使用過的包裝容器內,這就可能造成微生物的一次污染。


    二次污染是很難避免的,只能從加強防腐能力和減少細菌入侵著手,如選擇合適的防腐體系、封閉良好的包裝。產品的微生物污染不僅影響產品的功能和穩(wěn)定性,而且最重要的是影響使用時的安全性,使用污染了的產品會給消費者造成健康威脅,因此在化妝品中常添加不同種類的防腐劑來防止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化妝品中防腐劑的存在減少了微生物存在的幾率。


    為什么要做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


    在《化妝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2015版中的規(guī)定,化妝品準用的防腐劑有51項,,規(guī)范中包括了各項準用防腐劑的中英文名稱及INCI(國際化妝品原料)名稱、最大允許使用濃度、允許使用范圍及限制條件、標簽上需要標注的使用條件和注意事項等。因此測防腐劑組分是化妝品檢測的一項常規(guī)檢測項目。


    化妝品防腐挑戰(zhàn)試驗檢測方法


    CTFA法


    CIFA法用微生物包括:G+球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G-桿菌如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霉菌如黑曲霉、白色念珠菌。另外需氧產芽孢菌如蠟芽孢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蘭等可選用。


    CIFA使用的細蘭培養(yǎng)基包括NA、TSA(水解大豆瓊開培養(yǎng)基)、EA(瓊脂培養(yǎng)基)。適宜于真蘭生長的培養(yǎng)包括PDA(馬鈴薯瓊脂培養(yǎng)基)或MA(瓊脂培養(yǎng)基)。


    當菌體生長好后,可將細菌或酵母菌于5℃下斜面保存,霉菌可在室溫下斜面保存。在準備接種物時,可以用肉湯或瓊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菌和酵母菌,收獲的菌體用于微生物檢驗。


    一般來講細菌的培養(yǎng)溫度為35-37℃,真菌采用23-28℃培養(yǎng)。CTFA推薦混合測試的樣品分別于0、1、23天(僅用于眼部的化妝品)、7、14和28天觀察微生物的生長情況,有部分檢驗可能多于28天。


    有些產品還進行重復性的防腐試驗來估計防腐劑在產中的適應性,用某一特定的微生物防腐試驗可以得出使防腐系統(tǒng)失去效力所需的檢驗次數(shù)。


    USP法


    USP所用的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6538)、大腸桿菌(ATCC8739)、鋼綠假單胞菌(ATC9027)、白色念珠菌(ATCC10231)、黑曲霉( ATCC6404)。


    USP采用的培養(yǎng)基是SCDA(大豆酪蛋白消化性瓊脂培養(yǎng)),因為它可以使微生物旺盛地生長。故USP方法建議用此培養(yǎng)基來活化菌種。將保存的菌種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接種。


    根據這種方法,一種有效的防腐體系可以在14天后將細菌生存數(shù)減至初始濃度的0.1%,酵母和霉菌生存水平可能會更低。在試驗后期階段,必須低于或維持這些既定的水平。


    評價標準


    USP認為如果產品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說明防腐劑系統(tǒng)有效:


    1. 在14天內存活菌數(shù)達到初始菌數(shù)的0.1%;


    2. 酵母菌和霉菌沒有菌絲生長;


    3. 在28天保存試驗中所有測試的微生物都保持或低于所設計的微生物水平。


    CTFA的評價標準認為如果產品能做到以下幾個方面,就說明防腐劑系統(tǒng)有效:


    1. 在測試樣品保存7天內細菌營養(yǎng)細胞應減少99.9%以上,并在試驗期間繼續(xù)減少;


    2. 酵母蘭和曹應減少90%以上,并在試驗期間繼續(xù)減;


    3. 在整個試驗期間可抑制芽孢的萌發(fā)。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lián)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