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檢測 > 行業新聞 > 土壤檢測如何采樣
土壤檢測如何采樣
發布時間:2019-09-20 218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根本,土壤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農作物的質量。從古至今,對于優質土地的開發、合理利用就是人們一直不斷研究的命題。通過土壤檢測、施肥、灌溉、合理密度種植、松土等手段,來提高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
 
  其中土壤檢測就是現代農業生產中一項非常有用的工作,通過土壤檢測,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土壤的重金屬、無機元素、農藥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酸堿度、養分含量等情況,并通過相關數據進行合理改善、利用,更好地發揮土壤的價值。
 
  比如土壤墑情,衡量了土壤中水分的含量。通過對水分含量情況的檢測,我們可以根據數據實施科學灌溉,從而保證作物不會因為水分而影響產品和品質。
 
  又或者是重金屬檢測,工業生產中污染未經處理或者處理不當就排放,又或者是農藥濫用,都很容易引起重金屬超標。一旦重金屬被農作物吸收,然后再被人體攝入,那么就會危害到人體健康。
 
  所以土壤檢測是土壤利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那么對于土壤檢測,應該如何取樣,以保證檢測結果的可靠性呢?
 
  一般來說,采集土壤樣本需要專業的鐵鍬或鏟子、土壤取樣管或土鉆。取樣管或螺旋處應該以不銹鋼或者鍍鉻材質為宜,可以防止銹蝕影響樣品的純凈度。
 
  1、劃分采樣單元。采樣前要對采樣地區的土壤類型、肥力等級和地形等因素進行調查,將待測土壤劃分成若干個采樣單元,每個采樣單元的土壤要盡量保持均勻、一致。
 
  我國地勢較為平坦、肥力均勻,采樣單元可以集中在典型地塊、比較中心的位置,每個采樣單元采一個混合樣。有時遇上土壤均一、地塊形狀比較規整的,為了采樣方便,也可以在采樣單元內距邊界100-200米處、面積為1-10畝的典型地段采一個混合樣。
 
  2、采樣時間。一般宜選在作物收獲之后或者播種前采集樣品,也就是在化肥影響最小的時候。
 
  3、采樣周期。同一個采樣單元,土壤有機質、全氮、堿解氮每年采集1次,無機氮每個施肥時期采集1次,土壤有效磷鉀2-4年1次,微量元素3-5年1次。
 
  4、采樣點數量。采樣點數量必須能代表整個樣品的土壤特性。至于采樣點的多少,取決于采樣單元的大小、土壤肥力的一致性等,通常來說。7-20個比較合適。
 
  5、采樣路線。采樣路線需要具備“隨機”、“等量”、“多點混合”等原則。一般會采用S型布點采樣,以更好地克服耕作、施肥等原因所帶來的的誤差。如果是地形、采樣單元面積較小的情況,也可以采用美化行布點取樣,盡量避開田埂、路邊、溝邊、肥堆等特殊位置。
 
  6、采樣點定位。如果有條件可以采用GPS定位,記錄經緯度,精確到0.01度。或者可以在地圖標明采樣點位置,記錄樣品名稱、田塊名稱、固定參照物的距離與方位,確保采樣點準確。
 
  7、采樣深度。一般采樣深度在20cm以內,土壤硝態氮或無機氮的測定,采樣深度根據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的主要根系分布深度來確定。
 
  8、采樣方法。每個采樣點的取土深度和采樣量應均勻一致,同時采樣上層與下層的比例要相同。取樣器應垂直于地面插入,深度相同。用取土鏟取樣應鏟出一個耕層斷面,在平行于斷面下鏟取土。微量元素則需要用不銹鋼或木制取土器采樣。
 
  9、樣品重量。一般來說,一個混合土壤應取土1公斤左右比較合適,如果樣品數量太多,可用四分法將多余的土壤舍棄。取樣完畢后,將收集到的樣品統一放進樣品袋,再用塑料袋套好,用鉛筆寫好標簽,內外各一張。
 
  10、涼土。將采回的樣品攤晾在塑料紙或報紙上,在室內風光,避免陽光直射。在辦干時,將大土塊掰碎,去除石子和草屑,晾干之后,放回原來樣品袋,附上標簽,等待檢測。
 
  土壤采樣是土壤檢測中非常重要的一道程序,如果某些步驟稍有馬虎,很容易影響后續檢測結果。所以,土壤檢測應委托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以確保檢測結果的科學合理。
 
  中科檢測深耕檢測行業多年,具有豐富的檢測經驗。同時,也具備土壤檢測各項資質認證,能組織資深鑒定人員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進行檢測,協助廣大客戶更好管理土壤資源,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高的土地利用率。

相關資訊

查看更多 >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