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種植中,常常會用到化肥。因為化肥具有提高農作物養分、見效快、使用方便等優點,能大大增加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質量,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手段。但化肥施用也存在弊端,如果長期或者過量使用,容易改變土壤的酸堿度,破快其結構,使土壤板結。還會使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劣化,導致缺素癥發生。而且,受到破壞的土壤自我修復往往需要漫長時間,代價很大。
土壤土質下降會有哪些表現?
我們可以從化學方面和物理方面進行探討。
化學方面:一般正常的土壤PH值大約為7,呈中性,當然,不同地區土壤PH值略有不同。而大多數肥料偏酸性,不合理使用會使PH值下降,使土壤受損,從而引起鹽漬化、板結等。
一旦如此,對農作物的生長就會帶來很大影響。比如植物對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吸收難度加大,影響土壤營養元素的活性等,而隨之而來的是農作物生長能力受到限制,抗逆能力下降。土壤鹽漬化是因為化肥中無效離子不能被吸收而累積在土壤里,導致土壤含鹽量過高,使根系不能正常吸水,影響作物植株生長。
物理方面:正常土壤之間是會有空隙的,這些空隙可以在雨水多的時候儲存水分,在表面則為結合水。通常可以長期保存在土壤之中,質量好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強。但是因為使用化肥不合理,就會影響土壤的空隙,從而形成所謂的土壤板結。土壤板結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積水下滲的速度受到影響。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改善土壤質量呢?
一、合理使用化肥,提高利用率。按目前我國化肥的使用率來說,只有25%左右。其余75%都被浪費,而且還會加重土壤鹽漬化和酸化。所以可以說,這些常年使用化肥的土壤,富含氮磷鉀,并不缺乏肥料。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繼續使用過多化肥,而是通過有機肥搭配化肥,將土壤中殘存的氮磷鉀活化,讓作物吸收利用。如果能把肥料的吸收利用率提高到80%,那么土壤就有一個緩沖的時間,對其破壞就會降到極低,這樣就會越種越好。
二、合理使用土壤調理劑。土壤調理劑在水的作用下會變粘,可以把碎的土壤粒聚合成一個個小團粒,恢復土壤團粒結構。這樣既能保證土壤透氣、保肥,也讓根系更容易往下延伸。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土壤調理劑雖然歲土壤有改良和調理作用,但使用前一定要有選擇性挑選。有的是針對堿性土壤,有的是針對酸性土壤,如果沒有選對品種、適量使用,也會對土壤產生副作用。
三、補充有益菌。目前,土壤中出現的板結、酸化、鹽漬化、土壤貧瘠等問題,主要是因為化肥在土壤中長期累積、殘存、得不到有效分解和轉化導致。而微生物在這方面恰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活化土壤中有機和無機養分,分解有機物,釋放養分,增加養分的有效性。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來解決當前土壤生態質量。
但是生物菌屬于活物,受到外界制約比較大,即便是同一種菌肥,土壤質地、環境條件不同,應用效果也不一樣。所以在大規模使用前,應提前做好試驗示范。
四、秸稈還田。現在有很多農民朋友使用未腐熟的糞肥作為有機肥,但效果不好,還有副作用。而如果在糞肥中加入秸稈,比如一層牛糞一層秸稈,剁在一起腐熱發酵,可以把更多的有機質腐熱出來。同時,高溫發酵可以滅殺很大部分的病原雜菌。而土壤鹽漬化嚴重的土壤,也可以使用秸稈,利用它在腐熟的過程中吸收一部分鹽分,從而降低土壤的鹽漬化。
土壤是孕育出我們賴以生存的農作物的根本,對于土壤保護,不容懈怠。然而,土壤改良是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等到損壞后再來彌補,代價太大。所以,對于已經劣化的土壤,我們投入修復。對于尚且完好的土壤,我們要定期檢測保護。
中科檢測為國科控股旗下獨立的綜合性第三方檢測機構,擁有完善的環保檢測能力,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檢測報告。如果有土壤檢測方面的需求,歡迎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