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垢劑性能測試標準規范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25
278
阻垢劑能除去垢和阻止水垢的形成,提高熱交換效率,減少電能或減少燃料的消耗;水處理還可減少排污,提高水的利用率,一般可節約60%以上,符合我國節能減排的新政策。阻垢劑性能測試標準規范有哪些?下面一起來了解。
阻垢劑性能作用機理
從作用機理上來講,阻垢劑的作用螯合增溶作用、凝聚與分散作用、靜電斥力作用、晶體畸變作用四部分。且在實驗室評定試驗中,分散作用是鰲合作用的補救措施,晶格畸變作用是分散作用的補救措施。
一、分散作用
分散作用的結果是阻止成垢粒子間的相互接觸和凝聚,從而可阻止垢的生長。 成垢粒子可以是鈣、鎂離子,也可以是由千百個CaCO3和MgCO3分子組成的成垢顆粒,還可以是塵埃、泥沙或其他水不溶物。
分散劑是具有一定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聚合物,分散性能的高低與相對分子質量(或聚合度)的大小密切相關。
聚合度過低,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少,分散效率低;聚合度過高,則被吸附分散的粒子數過多,水體變渾濁,甚至形成絮體(此時的作用與絮凝劑相近)。與螯合作用相比,分散作用是快速的。
實驗表明,1 mg分散劑可使10一100 mg的成垢粒子穩定存在于循環水中,在中高硬度水中,阻垢劑的分散功能起主要作用。

二、晶格畸變作用
當系統的硬度、堿度較高,所投入的鰲合劑、分散劑不足以完全阻止它們析出的時候,它們就不可避免地析出。如果沒有分散劑的存在,垢的生長將服從晶體生長的一般規律,所形成的垢堅固地附著在熱交換器表面上。
如果有足量的分散劑的存在,由于成垢粒子(由成百上千個CaCO3分子組成)被分散劑吸附、包圍,阻止了成垢粒子在其規則的晶格點陣上排列,從而使所生成的污垢松軟、易被水流的沖刷而帶走。
阻垢劑性能測試標準規范
阻垢劑的阻垢分散作用是水質穩定劑的主要基本功能。目前,實驗室常用的評價方法主要包括靜態阻垢法、泡沫法和極端碳酸鹽硬度法川。
這些方法大多存在測量時間長、操作繁瑣、再現性不理想等缺點。因此,在全面改進這些方法的基礎上,提出了pH位移法和電導法等評價方法
在實踐中,與經典方法相比,pH位移法和電導法具有實驗周期短、時間可從6-24h縮短到2-10min、操作簡單、只需一臺pH計或電導儀、數據重現性好等特點。
從作用機制上看,阻垢劑的作用可分為三部分:鰲合、分散和晶格畸變。在實驗室評價試驗中,分散作用是鰲合作用的補救措施,晶格畸變作用是分散作用的補救措施。
阻垢劑檢測項目
成分檢測、質量檢測、性能檢測、有效含量檢測、重金屬檢測、濃度檢測、密度檢測、外觀檢測、固含量檢測、PH值檢測、氯酸鈉檢測、氨氮含量檢測、殘留檢測、氯化鐵檢測、聚丙烯酰胺檢測、硫酸鋁檢測、脫氧率檢測等。
阻垢劑性能檢測,辦理阻垢劑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具體測試項目指標費用及周期,可以咨詢中科檢測工程師了解。
相關資訊
檢測服務
檢測標簽
檢測專題
檢測標準
檢測文章
>
GB/T 19042.4-2005 醫用成像部門的評價及例行試驗 第3-4部分:牙科X射線設備成像性能驗收試驗
>
GB/T 38534-2020 定向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超低溫拉伸性能試驗方法
>
GB/T 30706-2014 可見光照射下光催化抗菌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及評價
>
GB/T 42655-2023 連續纖維增強陶瓷基復合材料高溫壓縮性能試驗方法
>
?GB/T 5352-2005 纖維增強熱固性塑料管平行板 外載性能試驗方法
>
GB/T 41050-2021 納米技術 光催化納米材料降解苯性能測試方法
>
阻垢劑固體含量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
阻垢劑檢測項目包括哪些 阻垢劑驗收標準介紹
>
阻垢劑檢測方法有哪些 阻垢劑評價方法分析
>
阻垢劑檢測機構有哪些 阻垢劑成分含量檢測多少錢
>
阻垢劑檢測指標有哪些 阻垢劑藥劑檢測項目介紹
>
阻垢劑檢測標準是什么 反滲透阻垢劑執行標準
免費咨詢
可加急,最快5分鐘成交,最遲2小時聯系
*
咨詢內容
您的稱呼
*
手機號碼
+86
電子郵箱